知遇之感

知遇之感

【典故出處】: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九回:「只因一時知遇之感,不覺為之一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知遇:得到賞識或重用;感:感激。對給予賞識和重用的感激 【通用拼音】...
閱讀全文

剜肉補瘡

剜肉補瘡

【典故出處】:唐 聶夷中《傷田家》詩:「二月賣新絲,五月糶新谷。醫得眼前瘡,剜卻心頭肉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為生活所迫;賣掉還沒有收穫的新絲新谷;雖然度過眼前的困難;...
閱讀全文

據理力爭

據理力爭

【典故出處】:北齊 魏收《魏書 陽固傳》:「崇雖貴盛,固據理不撓,談者欣焉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據:依據;按照。依據正確的道理;盡力爭取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ㄐㄨˋ ㄌㄧ...
閱讀全文

神飛色舞

神飛色舞

【典故出處】:曾樸《孽海花》第22回:「正想虔誦經文,卻不知怎的心上總是七上八下,一會兒神飛色舞,一會兒肉跳心驚,對著經文一句也念不下去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猶眉飛色...
閱讀全文

犯顏直諫

犯顏直諫

【典故出處】: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:「犯顏極諫;臣不如東郭牙;請立以為諫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敢於冒犯尊長或皇上的威嚴而極力相勸。 【通用拼音】:fan yan ...
閱讀全文

義正辭嚴

義正辭嚴

【典故出處】:宋 張孝祥《明守趙敷文》:「歐公書豈惟翰墨之妙,而辭嚴義正,千載之下,見者興起,某何足以辱公此賜也哉!」 【成語意思】:義:道理;辭:言辭。理由正當充...
閱讀全文

七長八短

七長八短

【典故出處】: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63回:「左有顧大嫂,右有孫二娘,引一千餘軍馬,都是七長八短漢,四山五嶽人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高矮、長短不齊。也指不幸的事。...
閱讀全文

萍蹤梗跡

萍蹤梗跡

【典故出處】:明·鄭若庸《玉玦記·報信》:「空揮淚,萍蹤梗跡將安寄,此生何濟?」 【成語意思】:萍:浮萍;梗:草木的直莖。像浮萍在水中,飄泊不定。比喻行蹤無定 【通...
閱讀全文

白首同歸

白首同歸

【典故出處】:晉·潘岳《金谷集作詩》:「春榮誰不慕,歲寒良獨希;投分寄石友,白首同所歸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歸:歸向、歸宿。一直到頭髮白了,志趣依然相投。形容友誼長久...
閱讀全文

車馳馬驟

車馳馬驟

【典故出處】: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歲時記 走馬燈》:「走馬燈者,剪紙為輪,以燭噓之,則車馳馬驟,團團不休,燭滅則頓止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車馬奔馳迅猛。 【成語注...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