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則為王,敗則為寇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之演講》:「中國歷史上有一習慣,所謂成則為王,敗則為寇,但近代文明國家,不是如此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在爭奪政權的鬥爭中,... 2016年02月02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偏鄉僻壤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》:「茲查通都大邑,剪辮者已多,至偏鄉僻壤,留辮者尚復不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荒涼偏僻的地方。 【成語注音】:... 2016年01月26日 閱讀 20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踔厲奮發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中國革命史·革命之運動》:「其慷慨助餉,多為華僑;熱心宣傳,多為學界;衝鋒破敵,則在軍隊與會黨,踔厲奮發,各盡所能,有此成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... 2016年01月22日 閱讀 18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空口說空話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說知難行易》:「你們廣西有幾百萬人,不是幾個人能夠教得成的,也不是空口說空話可以算得事的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光說不做事,或光說而沒有實際行... 2016年01月20日 閱讀 18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望塵追跡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建國方略·知行總論》:「其時之政治制度、道德文章、學術工藝,幾與近代之歐美並駕齊驅,其進步之速,大非秦漢以後所能望塵追跡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... 2016年01月09日 閱讀 16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一蹶不興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興中會章程》:「乃以庸奴誤國,塗毒蒼生,一蹶不興,如斯之極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一蹶不振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ㄧ ㄐㄩㄝˊ ㄅㄨˋ ㄒㄧㄥ 【... 2016年01月09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上李鴻章書》:「夫國以民為本,民以食為天,不足食胡以養民?」 【成語意思】:本:事物的根源或根基;天:指生存的首要條件。國家以人民為根本,人民... 2015年12月29日 閱讀 3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伺瑕抵隙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自傳》:「習於舊污者,視民主政治為仇讎,伺瑕抵隙,思中傷之為快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尋釁生事。同「伺瑕導蠙」。 【通用拼音】:si xia d... 2015年12月17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安內攘外 【典故出處】: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「甘草甘平,有安內攘外之能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就藥的療效而言。後多指安定內部,排除外患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ㄢ ㄣㄟˋ ... 2015年12月07日 閱讀 26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慘無人理 【典故出處】:孫中山《臨時大總統宣告各友邦書》:「嚴弄峻制,慘無人理。任法吏之妄為,絲毫不加限制,人命呼吸,懸於法官之意旨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猶言慘無人道。指殘酷狠... 2015年12月03日 閱讀 1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