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B 白首一節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 吳良傳》:「竊見臣府西曹掾齊國吳良資質敦固,公方廉恪,躬儉安貧,白首一節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年雖老而志節不衰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ㄅㄞˊ ㄕㄡ... 2016年05月16日 閱讀 15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3字成語 煞風景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樓鑰《次韻沈使君懷浮同梅花》:「毋庸高牙煞風景,為著佳句增孤妍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損壞美好的景色。比喻在歡快的場合使人掃興 【成語注音】:ㄕㄚˋ ... 2016年04月24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樂此不倦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 光武帝紀》:「我自樂此,不為疲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此:這。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。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ㄜˋ ... 2016年04月19日 閱讀 19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甘貧樂道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·韋彪傳》:「安貧樂道,恬於進趣,三輔諸儒不仰慕之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甘貧:情願受貧困;樂道:樂於守道。甘於受貧,樂於守道。是儒家所倡導的處世... 2016年04月18日 閱讀 20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A 安貧樂賤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范曄《後漢書 蔡邕傳》:「夫子生清穆之世,稟醇和之靈,覃思典籍,韞櫝六經,安貧樂賤,與世無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安於貧賤,並以此為樂。 【通... 2016年03月20日 閱讀 1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樵蘇不爨 【典故出處】:三國 魏 應璩《與侍郎曹長思書》:「幸有袁生,時步玉趾,樵蘇不爨,清淡而已,有似周黨之過閔子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柴草做不成飯。比喻貧困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6年03月17日 閱讀 13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G 共挽鹿車 【典故出處】:《後漢書·鮑宣妻傳》:「妻乃悉歸侍御服飾,更著短布裳,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挽:拉;鹿車:古時的一種小車。舊時稱讚夫妻同心,安貧樂道。... 2016年03月07日 閱讀 1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樂退安貧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司空圖《漫書》詩:「樂退安貧知是分,成家報國亦何慚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樂於遜退,安於貧窮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ㄜˋ ㄊㄨㄟˋ ㄢ ㄆㄧㄣˊ 【通用... 2016年02月18日 閱讀 2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Z 子夏懸鶉 【典故出處】:《荀子 大略》:「子夏家貧,衣若懸鶉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鶉: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。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願做官,衣服破爛打結,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。... 2016年01月12日 閱讀 16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D 達人知命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王勃《滕五閣序》:「君子安貧,達人知命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達人:通達事理的人。指心胸豁達的人,安於命運。 【通用拼音】:da ren zhī mi... 2016年01月09日 閱讀 20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