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F 方正不阿 【典故出處】:《明史·王徽傳》:「有方正不阿者,即以為不肖,而朝夕讒謗之,日加浸潤,來免改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方正:品行正直;阿:阿諛,謅媚。指為人品行正直,不逢... 2016年10月03日 閱讀 23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鷹化為鳩,猶憎其眼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「鷹化為鳩,至於識者猶憎其眼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鳩:斑鳩;憎:憎恨。鷹變化為斑鳩,其他的斑鳩仍厭惡它的目光。比喻外... 2016年09月17日 閱讀 4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X 邪不干正 【典故出處】:宋 王讜《唐語林 方正》:「臣聞邪不干正,若使咒臣,必不能行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邪惡的壓不倒正派剛正的事物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ㄒㄧㄝ ˊ ㄅㄨˋ ㄍㄢ ... 2016年09月03日 閱讀 24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斑窺豹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「此郎亦管中窺豹,時見一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從竹管的小孔裡看豹,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塊斑紋。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,指... 2016年08月25日 閱讀 16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以管窺豹 【典故出處】:語出南朝·宋·劉義慶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「此郎亦管中窺豹,時見一斑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用竹管看豹,只能見其身上的一斑。比喻目光狹隘,見識短淺。語本南朝... 2016年08月18日 閱讀 2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T 體國經野 【典故出處】:《周禮 天官 序官》:「惟王建國,辨方正位,體國經野,高官分職,以民為極。 【成語意思】:體:劃分;國:都城;經:丈量;野:田野。把都城劃分為若干區域... 2016年07月31日 閱讀 20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方方正正 【典故出處】:朱自清《揚州的夏日》:「這一帶的茶館佈置都歷落有致,迥非上海,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樓可比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四四方方,規規矩矩 【成語注音】:ㄈㄤ ㄈㄤ ... 2016年07月23日 閱讀 20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量枘制鑿 【典故出處】:唐·楊炯《臥讀書架賦》:「從繩運斤,義且得於方正;量枘制鑿,術仍取於縱橫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量鑿正枘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ㄧㄤˋ ㄖㄨㄟˋ ㄓㄧˋ... 2016年07月23日 閱讀 13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C 裁心鏤舌 【典故出處】:唐 沈亞之《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》:「如使恢宏博大之士,裁心鏤舌,比辭而道,安可見乎?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用盡心思,費盡口舌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ㄘㄞˊ... 2016年07月15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F 方言矩行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錢泳《履園叢話·科第·孝感》:「彭一庵,名瓏,字雲客,長洲人,方言矩行,士林推重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謂言行方正,合乎規範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ㄈㄤ ㄧ... 2016年07月12日 閱讀 14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