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S 四通八達 【典故出處】:《子華子 晏子問黨》:「其塗之所出,四通而八達,游士之所湊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通、達:暢通無阻。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。形容交通便利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ㄙ... 2017年04月02日 閱讀 23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七手八腳 【典故出處】: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第20卷:「上尚七手八腳,三頭兩面,耳聽不聞,眼覷不見,苦樂逆順,打成一片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幾個手腳。形容人多... 2017年04月01日 閱讀 2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不名一錢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佞幸列傳》:「長公主賜鄧通,吏輒隨沒入之,一簪不得著身。於是長公主乃令假衣食。竟不得名一錢,寄死人家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名:佔有。... 2017年04月01日 閱讀 37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一言九鼎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平原君列傳》:「毛先生一至楚,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一句話的份量就有九鼎那麼重。形容能起決定作用的言論或意見。 【... 2017年04月01日 閱讀 2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樹碑立傳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 宋 范曄《後漢書 桓彬傳》:「蔡邕等共論序其志,僉以為彬有過人者四……乃共樹碑而頌焉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樹:建立。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跡刻在石碑上或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25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Q 千錘百煉 【典故出處】:唐 皮日休《劉棗強碑》:「百鍛為字,千煉為句,雖不迫躅太白,亦後來之佳作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錘:用錘子敲打;煉:用火燒煉。比喻經歷多次艱苦鬥爭的鍛煉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2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Y 掩耳盜鈴 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 呂不韋《呂氏春秋 自知》:「百姓有得鍾者,欲負而走,則鍾大不可負。以椎毀之,鍾況然有聲。恐人聞之而奪己也,遽掩其耳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掩:遮蓋;... 2017年03月31日 閱讀 42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B 別出心裁 【典故出處】:明 李贄《水滸全書發凡》:「今別出心裁,不依舊樣,或特標於目外,或疊彩於回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別:另外;裁:安排取捨;心裁:出於個人內心的設計、構思... 2017年03月30日 閱讀 277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R 人人自危 【典故出處】: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李斯列傳》:「法令誅罰日益深刻,群臣人人自危,欲畔者眾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每一個人都感到隨時有危險出現而恐懼不安。 【成語注音】:... 2017年03月30日 閱讀 30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H 含含糊糊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5回:「老太太與鳳姐姐方才說話含含糊糊,不知是什麼意思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含混不清的樣子 【成語注音】:ㄏㄢˊ ㄏㄢˊ ㄏㄨ ... 2017年03月30日 閱讀 188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