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令承教 成語F

奉令承教

【典故出處】:戰國 樂毅《報燕惠王書》:「臣自以為奉令承教,可以幸無罪矣,故受命而不辭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奉:遵從;承:接受。遵從命令,接受指教。指完全按照別人的命...
閱讀全文

東窗事犯 成語D

東窗事犯

【典故出處】:元·孔文卿《東窗事犯》第二折:「吾乃地藏神,化為呆行者,在靈隱寺中,洩漏秦太師東窗事犯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見「東窗事發」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ㄉㄨㄙ ㄔㄨ...
閱讀全文

忍辱負重 成語R

忍辱負重

【典故出處】:晉 陳壽《三國誌 吳志 陸遜傳》:「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,以僕有尺寸可稱,能忍辱負重故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忍受恥辱;承當重任。指為了重任而忍受一...
閱讀全文

威武不屈 成語W

威武不屈

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孟軻《孟子 滕文公下》: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強暴的壓力不能使之屈服;表示堅貞頑強。威武:權勢;...
閱讀全文

同心同德 成語T

同心同德

【典故出處】:《尚書 泰誓》:「受有億兆夷人,離心離德。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指思想統一;信念一致。心:願望;思想;德:信念;意志。 【成語注音...
閱讀全文

怙惡不悛 成語H

怙惡不悛

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六年》:「長惡不悛,從自及也。雖欲救之,其將能乎?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一貫作惡;屢教不改。怙:堅持;悛:悔改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ㄏ...
閱讀全文

桃李無言,下自成蹊 8字成語

桃李無言,下自成蹊

【典故出處】:宋 辛棄疾《一剪梅 獨立蒼茫醉不歸》詞:「多情山鳥不須啼,桃李無言,下自成蹊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古諺語。比喻實至名歸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ㄊㄠˊ ㄌㄧˇ ...
閱讀全文

三推六問 成語S

三推六問

【典故出處】:元 孫仲章《勘頭巾》第三折:「有他娘子將小人告到官中,三推六問,吊拷繃扒,打的小人受不過,只得屈招了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推:推究;問:審問。舊時指反覆...
閱讀全文

立於不敗之地 6字成語

立於不敗之地

【典故出處】:孫武《孫子 軍形篇》:「故善戰者,立於不敗之地,而不失敵之敗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立於:處在;地:地位。指人處在不會失敗的境地上。 【通用拼音】:li...
閱讀全文

高明遠識 成語G

高明遠識

【典故出處】:宋·錢世昭《錢氏私志·蔡魯公》:「公高明遠識,洞鑒古今,知國家之事,必至於斯乎?」 【成語意思】:高明:(見解或技能)高超。遠識:遠大的眼光。指見識高...
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