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生牛犢不怕虎 【典故出處】: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74回:「俗云:『初生牛犢不懼虎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牛犢:小牛;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。比喻年輕人勇敢膽大;無所畏懼;敢作敢... 2016年04月12日 閱讀 22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暴風驟雨 【典故出處】:明 吳承恩《西遊記》第69回:「有雌雄二鳥,原在一處同飛,忽被暴風驟雨驚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暴:突然而猛烈的;驟:急速。來勢急速而猛烈的大風大雨。有... 2016年04月12日 閱讀 26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望而卻步 【典故出處】:明 徐光啟《復周無逸學憲》:「且以裕蠱所為,思之痛心,望之卻步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看到困難或危險就往後退縮。形容遇到強敵或困難時就退縮不前。卻步:向後... 2016年04月12日 閱讀 15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挺身而出 【典故出處】:《舊五代史 周 唐景思傳》:「後數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於鄰郡,得援軍數百,逐其草冠,復有其城,毫民賴是以濟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形容遇到危難時;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15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中庸之道 【典故出處】: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「中庸之為德也,其至矣乎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中:折中;庸:平常。儒家的一種主張。指不偏不倚的折衷的原則和態度。 【成語注音】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2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急躁冒進 【典故出處】:毛澤東《反對黨內的資產階級思想》:「急躁冒進或保守,都是不按實際情況辦事,都是主觀主義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想趕快達到目的,不經仔細考慮或準備就急於行動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18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仗義執言 【典故出處】: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14回:「若以文、武、宣、平之靈,仗義執言,國悔罪,王室之福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仗義:主持正義;執言:說公道話。主持正義;說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16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笑容可掬 【典故出處】:明 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95回:「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,笑容可掬,焚香操琴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臉上的笑容好像可以用手捧起來一樣。形容笑容滿面。掬:用雙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23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四面八方 【典故出處】:宋 朱熹《朱子語類 卷九 學三》:「如孔子教人,只是逐件逐事說個道理,未嘗說出大頭腦處,然四面八方合聚湊來,也自見得個大頭腦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八方:... 2016年04月11日 閱讀 199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留餘地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第11卷:「此狐眼光如鏡,然詞鋒太利,未免不留餘地矣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不把話說死或不把事辦絕,留下進退迴旋的地步 【成語注音... 2016年04月10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