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字成語 六耳不同謀 【典故出處】: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》:「六耳不同謀。且去,來日來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意是三個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。後也比喻輕信傳聞的話沒有益處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ㄌ... 2016年02月05日 閱讀 185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六根清淨 【典故出處】:隋 隋煬帝《寶台經藏願文》:「五種法師,俱得六根清淨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六根:佛家語,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。佛家以達到遠離煩惱的境界為六根清靜。比... 2016年02月04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六塵不染 【典故出處】:唐 武三思《孝明皇后碑》:「六塵不染,孤標水上之花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佛教語,六塵:指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。指排除物慾,保持心地潔淨 【成語注音】:... 2016年02月01日 閱讀 16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三十六行 【典故出處】:清·李漁《玉搔頭》:「三十六行,行行相妒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舊時對各行各業的通稱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ㄙㄢ ㄕㄧˊ ㄌㄧㄨˋ ㄏㄤˊ 【通用拼音】:sān... 2016年02月01日 閱讀 196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三頭六臂 【典故出處】:宋 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 普昭禪師》:「三頭六臂擎天地,憤怒那吒撲帝鐘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原指佛的法相有三個頭;六條臂。後比喻人本領高超;神通廣大。 【... 2016年02月01日 閱讀 19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六道輪迴 【典故出處】:唐 張說《唐陳州龍興寺碑》:「聖人有以見六趣輪迴,是無明網,故決之以定力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佛教語,六道:天道、人道、阿修羅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和地獄道... 2016年01月27日 閱讀 151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S 三媒六證 【典故出處】:元 武漢臣《生金閣》第二折:「我大茶小禮,三媒六證,親自娶了個夫人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舊時婚姻,由父母包辦,還必須有媒人介紹。表示鄭重其事。 【成語注... 2016年01月27日 閱讀 172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8字成語 三十六著,走為上著 【典故出處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「娘道:『我兒,三十六著,走為上著,只恐沒處走。』」 【成語意思】:著:下棋落子,比喻計策或手段。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... 2016年01月26日 閱讀 194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W 五冬六夏 【典故出處】:魏巍《山雨》:「不論白天黑夜,五冬六夏,她穿著件小破花褂子,在那兒放哨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猶言不論寒暑。不管什麼時候。 【成語注音】:ㄨˇ ㄉㄨㄙ ㄌ... 2015年12月29日 閱讀 143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
成語L 六尺之托 【典故出處】:南朝·宋·范曄《後漢書·明帝紀》:「並可以受六尺之托,臨大節而不撓。」 【成語意思】:托:委託。指受囑托撫育遺孤 【成語注音】:ㄌㄧㄨˋ ㄔㄧˇ ㄓㄧ... 2015年12月28日 閱讀 0 次 發表評論 閱讀全文